英文:Walks Plus Hits per Inning Pitched
縮寫:WHIP
中文:每局被上壘率
公式:(安打+四壞球)/投球局數

說明: WHIP是每位投手的「安打加四壞除以投球局數」,也就是除了失誤外,投手「平均每局讓打者上壘數」,相較於傳統的防禦率,WHIP值更能顯現出投手對打者的壓制能力。此外,觸身球、故意四壞、打者因妨礙打擊或妨礙跑壘而上壘的次數,均不予計算。 
WHIP值低,代表投手的穩定度高,很少製造對手上壘的危機。
但如果WHIP很低,但ERA(防禦率)偏高,就表示這位投手,面對危機的處理能力必須加強。原則上,WHIP著重在控球能力並非在壓制能力,ERA著重在控制失分能力。

英文:Earned Run Average 
縮寫:ERA
中文:投手自責分率
公式:自責分 × 9 ÷ 投球局數
說明:投手自責分率又稱之為『防禦率』從防禦率可得知一個投手每九局大概會失幾分,其數值越低,表示每場比賽失分越少。
英文Earned Run
縮寫ER
中文:自責分
公式:投手造成的責任失分

說明: 自責分主要的用處是配合總投球局數來計算投手的自責分率。
在棒球比賽裡指的是對方的得分當中,因為投手的投球所造成的部份(也就是扣除因為失誤或是捕逸所造成的失分)。
如果不純粹是投手投球的錯,就稱為非自責分(Unearned Run)。縱使發生失誤的是投手自己,也不算是投手的自責分(當然,這個失誤會紀錄在投手的守備數據中)。
下列情況的失分通常會紀錄為非自責分:
得分的跑者因為失誤而沒有出局。
這個半局如果沒有發生失誤,早就已經三人出局結束了(例如一出局之後,因失誤而沒有雙殺)。之後的失分,全部不算自責分。
跑者因為失誤而得分,而且這個半局在跑者有這個機會得分之前就該結束了。
舉個例子:兩出局後,三壘上的跑者因為捕逸而得分。之後如果這位打者被三振而結束這個半局,這一分就不算自責分;如果這位打者擊出安打,這一分就算是自責分,因為三壘上的跑者就算沒有捕逸還是會得分。
其他情形的話,大多數會判定為自責分。

 ๑۩۞۩๑ ღ☺。゚博彩數據銀行  祝您~ 天天贏錢 日日發財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ebank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